ELISA通过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形成复合物,再通过酶与底物反应来放大信号,最终获得定性或定量的检测结果。其基本过程包括:
抗原或抗体的固定:目标抗原或抗体通过与固相载体(如微孔板)结合。
结合反应:待检测的抗原或抗体与已固定在微孔板上的抗体或抗原发生结合反应。
酶标记物反应:通过酶标记的抗体与目标物质的结合进一步放大信号,产生可检测的反应产物。
信号读取:通过仪器测量产生的信号(如颜色变化),从而定量或定性分析目标分子的浓度。
ELISA试剂盒的基本操作步骤大致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ELISA试剂盒通常使用微孔板(如96孔板)作为固相载体。试剂盒中的抗原或抗体被预先固定在微孔板表面。
如果是检测抗原,板上会固定抗体;如果是检测抗体,板上则会固定抗原。
加入待检测样品(如血清、尿液、细胞培养液等)。样品中的抗原或抗体将与微孔板表面固定的抗体或抗原特异性结合。
完成结合反应后,使用洗涤液去除未结合的物质。这样能够确保反应的特异性,减少背景噪音。
加入标记有酶(如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或碱性磷酸酶ALP)的二级抗体。这个抗体通常针对样品中的目标抗原或抗体,二级抗体会与目标分子结合。
如果目标是抗原,二级抗体则是针对抗原的抗体;如果目标是抗体,二级抗体则是针对该抗体的抗原。
酶标记的二级抗体与底物反应。酶催化底物反应产生可检测的信号,例如在HRP催化下产生颜色变化。
这些反应通常是可逆的,信号的强度与目标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在一些ELISA检测中,加入终止液停止酶反应,以稳定信号。
终止液通常会影响底物反应,使颜色变化过程停止,确保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使用酶标仪(或其他合适的仪器)对信号进行读取。通常,信号变化以吸光度(OD值)来表示,仪器通过测量微孔板中各孔的颜色变化来计算目标分子的浓度。